电影《哪吒》中的龙是妖族?为什么我们自称“龙的传人”? | 林屋公子
本 文 约 4600 字
阅 读 需 要
13 min
在近期热映的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中,帅气正义的龙太子敖丙让人印象深刻。
该片一改传统印象,将哪吒和敖丙写成了“一母同胞”——一个灵珠,一个魔丸。阴差阳错的,灵珠成了敖丙,而魔丸悄悄溜进殷夫人肚子变成了哪吒。敖丙和哪吒两人相识交友,之后反目成仇,最后又重归于好,正印了一句话:自古红蓝出cp。这个敖丙不再是和《封神演义》一样被哪吒剥皮抽筋的战五渣,而是感情饱满、有血有肉的形象。
敖丙VS哪吒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可以视为是《封神演义》改编的同人作品,里面哪吒、敖丙、李靖、太乙真人等形象都有较大变化。但里面说,龙是妖族,且被囚禁在水底,那为什么我们自诩是“龙的传人”呢,这一说法又是究竟何时诞生的?“龙”到底是真实还是虚构的,如果是虚构的,为什么和其他真实动物并列为十二生肖?
一、龙起源于苍龙七宿
要解开以上谜团,我们还得从龙的起源说起。
1987年6月,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,发掘了一处6000余年的仰韶文化遗址。在这处遗址中有一座大型墓葬,墓主是一名男性,骨骸头南足北;而在墓主的东侧,放置着用蚌壳排列的龙形动物,该“龙”长1.78米,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、造型最大的龙图形,也被称为“中华第一龙”。
这幅蚌塑与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图案惊人一致。曾侯乙墓漆箱图案中,除了布列二十八宿和北斗外,还有东西两宫的龙虎图案。而到了《史记•天官书》中,就把朱雀配南宫七宿、玄武配北宫七宿,加上统辖北斗的天极星,形成一个完整的五宫二十八宿形象。可见,濮阳西水坡的蚌塑应该是一幅原始的天象图,里面有龙、虎二宫和中宫北斗的图案。这里的龙具备了角、腹、四肢和尾,已经奠定了后世“龙”的基本形象。
不过在同时代一些文物里,又有一种没有四肢的“龙”,比较典型的就是红山文化出土的一系列玉龙,这些玉龙多呈C形,均无足,甚至有的头像猪,所以也被称为“玉猪龙”,不过这种“龙”可能已经是变体。因为从商代最早的甲骨文“龙”字看,与苍龙七宿的构拟图已经很相似了,那么与“中华第一龙”也是一脉相承的,大概是商人心中标准的“龙”形。而且在甲骨文中龙已经有了神性,商人就曾制作土龙来模拟龙求雨,这种风俗到汉代仍存在。
关于龙的原型学界有多种说法,有主张是动物的蛇、鳄、鲵、猪、马、恐龙等等,有主张是自然现象的雷电、龙卷风等等。笔者认为龙原型当来自东方星象,但古人没有找到真实的动物与之对应,所以龙的形象也容易丰富和变化。这样一来就导致三个结果,一是龙身上其它动物的特征越来越多,不少动物都被认为是龙的原型之一;二是文物中没有标准名称的龙形动物,往往都被称作“龙”,如红山玉龙;三就是龙的神性也越来越重,并成为帝王的象征。
《哪吒之魔王降世》的敖丙真身
《论衡》说“世俗画龙之象,马首蛇身”,也证明当时不少人认为龙为蛇身。而从汉画像中四象的青龙来看,龙的四肢爪子却很齐备。《说文解字》对“龙”的解释是“龙,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”,指出龙形变化无常这一特点;大约到唐宋时期有了不同版本的“九似说”,其中《尔雅翼》称“角似鹿、头似驼、眼似兔、项似蛇、腹似蜃、鳞似鱼、爪似鹰、掌似虎、耳似牛”,形象比先秦两汉时要丰富很多。
民间又有所谓的“一龙生九子,九子各不同”的说法,根据明代的一些文人笔记,龙的儿子包括赑屃、鸱吻、蒲牢、狴犴、饕餮、睚眦、囚牛、狻猊、椒图、貔貅等,不限于九个。它们一般头部似龙,但身体又不相同。实际上这些龙子和龙一样都不存在,无非是龙与其他动物形象融合的结果。这些“龙子”也都可以视为龙的变体,其中只有饕餮的历史最为悠久,在商周青铜器中就有不少饕餮纹饰。
至于龙被列入十二生肖,大概是汉朝以后的事了。战国时期就有将十二动物配十二地支的记载,但是在放马滩秦简、孔家坡汉简中,辰位均是虫,无龙的记载。到《论衡》中才有了和今天十二生肖一致的记载。不过先秦两汉时期,十二生肖代表的还不是年份,而是支日。一直到南北朝时期,才有将十二生肖配年份代表属相的说法。至于龙为什么和其他真实动物并列生肖?尽管古人都没有见过龙,但却认为龙真实存在,命名地支也就不稀奇了。
二、龙的两面:帝王与水神
《周易》中爻辞多次提到“龙”,如“潜龙勿用”“亢龙有悔”“见龙在田”“飞龙在天”“时乘六龙”“龙战于野”,证明在西周龙的神性就超出一般动物了。而到了春秋战国之际,龙就作为天帝的象征了,在《墨子》里有帝杀四龙的说法,能对应《孙子兵法》的黄帝胜四帝。随着“帝”的人王化,秦始皇也自称“祖龙”,是皇帝自称“龙”的开始。之后《史记》也称汉高祖为赤帝子,并且有斩白蛇的传说,把龙的祥瑞与五德国运联系起来。
从历代舆服变迁中,可以看出龙在帝王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。隋朝天子所用玉辂上的纹饰只有青龙1、龙辀1,占所有动物纹的10%,尚不如鸾凤纹类有金凤翅1、金凤1、鸾8。宋以后龙纹即占据主要地位,到元以后开始急剧上升,到清朝却增加至辕龙2、龙顶管心2、云龙266、金龙91、蹲龙13、五彩升龙12,龙纹达到所有动物纹的93%。而隋朝占50%的鸾凤纹在清朝皇帝玉辂已经不见,变性成为象征后宫的雌性配角。
在服饰方面,汉晋时期,皇帝与公卿的兖服都有龙章。南梁开始,即出现公卿是否应用龙章的争论,直到元朝才正式规定:百官和民间一律禁止用龙凤纹,包括服饰、器皿、帐幕、车舆等。但实际上又规定“龙谓五爪二角者”,所以一二品官员就使用龙减一角的“螭服”。明朝的宦官开始用去角去足的“蟒服”,后来甚至有的官服也加上角和足,和龙没有区别。这表明“龙”本身无常形,一旦皇帝规定除一个标准,百官就会山寨类似款式。
整体而言,龙作为帝王专利是不断加强的,但始终没有成为帝王的专属品,这或许与佛教的传播有关。在佛教中有“天龙八部”的说法,即天、龙等八种护法神,在佛教中地位并不是最高。古印度人对于“龙”的观念大致来源于中国,也有降雨的职能;并且把龙明确为水生动物中力量最大者,还有了“龙王”的称号。这种概念反过来又影响中国,和龙神崇拜、水神信仰相结合,成为民间盛行的龙王崇拜。
早在《山海经》中,就有东海禺虢、西海弇兹、南海不廷胡余、北海禺强等四海海神;在道教《云笈七签》里,又有东海神阿明、西海神祝良、南海神巨乘、北海神禺强。到了唐宋时期,又有官方册封的东海广德王、南海广利王、西海广润王、北海广泽王;这些人物到底什么来历没人知道,名字又难记又不好听,远不如龙本身有神性。因为民间求雨需求旺盛,民众把有水之处都视为龙王辖区,四海王也就被传为四海龙王,尽管这个称呼清代才官方认可。
不过祈雨有时候也未必灵验,所以龙也未必都是善神。加上龙作为皇权象征不断加强,所以小说家可能也会用龙来含沙射影抨击朝政。
在东晋志怪小说《搜神记》里,就有关于龙的不少传说故事,里面已经有了龙子、赤龙、黄龙、飞龙、金龙、黑龙、妖龙等区分,形态各异、善恶不齐。有的龙为得道之士所捕捉,有的龙为之充当坐骑,还有的馈赠给得道之士礼物。整体来看,这些龙并非至高无上,而是居于得道之士之下,而且还颇有人性、恩怨分明。尽管当时还没有“龙王”的记载,但后世龙王形象往往可以从中找到痕迹。
唐传奇《柳毅传》有一个完整的龙王(君)故事。洞庭龙君的小女儿远嫁泾川龙君的二儿子,却受到夫家虐待,托书生柳毅将书信给父亲。柳毅找到洞庭君后,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杀往泾川,将洞庭龙女救出。最终柳毅与洞庭龙女喜结连理。在这个故事里,可以发现江河湖泊都有了龙君。而且他们的形象善恶不定,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形象刻画的。洞庭龙女可以视为反抗礼教的女子,而钱塘龙君则是正气凛然的侠客。
《春光灿烂猪八戒》小龙女
在明代神魔小说《西游记》里也有各种龙王。这些龙王大部分也是善的形象,比如四海龙王虽然被出场就孙悟空欺负,但在西天取经途中却多次施以援手。取经队伍中的一个角色就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,最终被封为“八部天龙”。但也有几个反面角色,比较典型的就是泾河龙王父子。泾河龙王因为赌气而触犯天条,而其子小鼋龙更是企图吃了唐僧。不过“鼋龙”这个称呼有点奇怪,因为“鼋”本身是鳄鱼之义,这表示古人也有将鳄视为龙的。
三、我们到底是不是“龙的传人”?
从上文可见,不管是龙作为帝王的一面,还是作为水神的一面,龙都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与平民百姓也无太多血缘关系。“龙的传人”一说,实际上更多来自近现代国族主义塑造。
在古代,没有现代国家观念,而是模糊的天下观念,以及时间上的朝代观念。明朝开始,西方传教士开始注意到了龙的形象,并且将其对译为dragon。dragon本是《圣经》记载一种邪恶的魔兽,实际上与龙并无关联。不过欧洲人未必是在有意丑化龙,因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更多是向往和崇敬,龙作为明清皇权象征当然也得到仰慕。到19世纪还有不少西方贵族订制龙纹器皿和服章。随着鸦片战争开始,龙开始作为中国符号固定下来。
龙旗最早是中国军用旗,当时海外商人为了交易便利,悬挂龙旗作为民用旗。1870年龙旗被用于各种涉外仪式,到1888年,慈禧太后出于外交需要,正式确定黄龙旗为国旗。但因为皇权崇拜心理,有不少民间商铺为招揽生意也这么使用。而此时的西方,又出现了不少关于中国龙的漫画。在这些漫画中,龙多拖着一个长辫子,很明显就是满清的象征。这些龙大多呈现一种丑恶、软弱、可怜的形态,任西方人甚至日本人进行欺负、侮辱、宰割。
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龙形成了中国的标志。所以不少爱国人士对龙非常厌恶,他们将其视为专制落后的象征。辛亥革命时期,也将扯下龙旗、升起五色国旗视为革命胜利的标志。他们根本没有认为自己是“龙的传人”。但随着满清帝制被推翻,中日矛盾的日益加剧,有志之士认识到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重要性。此时西方的图腾学说正好进入中国,就有不少学者主张古文献提到上古氏族的动物都是图腾,其中就有主张夏氏族为龙图腾的。
图腾的本义是“他的亲族”,意味着图腾物与图腾部落有血缘关系。所以,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象征中华民族的“图腾”,而龙毫无疑问就是最合适的。1942年闻一多先生作《伏羲考》,根据他的观点,上古有一种以大蛇为图腾的族,蛇这样兼并了以其他动物为图腾的族,于是大蛇就吸收其他动物特征,这样就有了龙的外表。
龙当然是不能称为中华民族的图腾。第一,图腾理论在传入中国之时,在西方就开始没落了,而在中国却起到了泛化作用,一切标志、族徽、信仰,往往都被任意打上图腾的印记,实际上这些都是很难成立的。第二,龙的形象没有固定标准,而在唐宋时才详细起来。尽管上古帝王多被称为“龙”,但更多只是一种神化作用,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大一统的“龙族”存在。《伏羲考》一文的社会意义不容抹杀,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。
1979年,台湾大学生创作了一首《龙的传人》,马上风靡台湾以至整个华人世界。台湾方面的原因,出自失去国际地位、重建身份认同的要求;而对于大陆来说,则正值改革开放开篇,需要一种巨龙苏醒、朝气蓬勃的姿态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龙才被脱胎换骨,重新塑造成为中国的标志,每个中国人也都成了“龙的传人”。龙的虚幻、无常、神力的特征,至此达到了巅峰的描绘。
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,如果还想找到我们
请将“搜历史”设为星标哦
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
- 推荐阅读 -
嫦娥的原配不是后羿,后羿的前妻不是嫦娥,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?| 林屋公子
林屋公子 | 孔子的老爸老妈浪漫史——“野居而生”几个意思?
值班编辑 | 景如
这是第 525篇文章
- END -
© Copyright
作家原创作品 |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欢迎分享朋友圈